2024-08-22 19:56:15
8月以來,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云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9成水平。7月份,白云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白云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蘇,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國內航班逐步回暖——
7月客流突破400萬居全國首位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云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今年1-7月份,累計起降航班17.95萬架次,保障進出港旅客1971.58萬人次。其中7月份實現客流吞吐量409.6萬人次,環比增長31.9%;航班起降33773架次,環比增長15.7%。白云機場登頂榜首,成為疫情后復蘇快、國內客流最大、起降航班架次最多的機場。
抓住國內民航業復蘇的轉機,白云機場積極聯合航空公司復開此前暫停的航線、新開和加密熱門城市航線。進入7月以來,白云機場國內航線運力投放居全國首位,當月國內進出港航班30873班,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為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白云機場大力支持各大航司投放寬體機執飛熱門城市航線,7月機場寬體機起降6910架次,占比超五分之一。
數據顯示,白云機場7月出行旅客以商務客流與暑假旅游客流為主,國內出港目的地排行前十位分別為上海、成都、杭州、南京、重慶、西安、昆明、海口、北京、鄭州。其中最熱門的上海航線日均運送旅客量突破1萬3千人次。7-8月,白云機場更相繼新開、復航了利雅得、德黑蘭、開羅、迪拜、首爾、巴格達、多哈、伊斯坦布爾、科威特城、內羅畢、基加利、亞的斯亞貝巴等國際航線。
打造“閉環下的空港”提振信心
疫情下全球航空產業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深圳機場航空貨運部如何給予出行市場信心,關鍵在于“安全感”。自疫情發生以來,白云機場疫情防控體系不斷完善,與政府、航空公司、駐場單位保持密切聯動,不斷完善防控措施,致力于打造“閉環下的口岸”--
白云機場第一時間出臺了“體溫監測、掃碼通行”等系列措施,配合海關落地全國機場首個“移動式一體化生物安全方艙”,引入定點醫院同款智能消殺機器人……在后疫情時代,更大批設置“無接觸”電梯按鈕、紫外線消毒機24小時不間斷消毒手推車、高溫蒸汽清潔衛生間,處處透露出白云機場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用心。8月5日,白云機場宣布全國機場首家推出旅客全流程“OneID”服務,一張臉就是一個“ID”,旅客注冊授權后可實現“刷臉”通行機場!無接觸、智能化、科技范,白云機場在后抗疫時代再推科技創新新成果,更有望改變未來旅客的航空出行習慣。
此外,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白云機場曾全力以赴保障馳援重點地區的醫療隊員和物資運輸,當復工復產潮開始,又全情投入保障各地企業員工包機,讓愛成行……非常時期,白云機場“戰”在機場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及時轉變服務思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依靠科技力量大力推行“無接觸生產”、“無接觸服務”,打造“春風服務”品牌,保障旅客和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復工復產促地方經濟拉桿起飛
面對今年疫情下的壓力和挑戰,白云機場積極支持航司“客改貨”、支持有條件的航司加快恢復業務,不僅快速穩住了自身業務量下降趨勢,更成為拉動地方產業經濟快速復蘇的有力引擎。
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期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依托白云機場航空樞紐特有的要素吸聚能力,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動下,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已形成航空維修與制造、航空物流、跨境電商、通用航空、飛機租賃、航空總部六大產業集聚。除了直接帶動臨空經濟產業發展外,白云機場對廣州市的商貿、旅游、酒店、文化、教育等產業也有明顯的帶動作用。據測算,白云機場業務量發展對廣州市產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9.68、對廣東省產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8.19 。深圳到北京空運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可為廣州市新增2823個間接就業機會、為廣東省新增6123個間接就業機會。每增加10萬噸貨郵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87億元、廣東省GDP值356億元。
在CAPSE、攜程網等機構近兩個月發布的榜單中可見,“廣州”均在暑期出行全國熱門出發地或目的地城市、出行意愿指數TOP10之列。白云機場的航線網絡有效地滿足了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更鏈接了省市政府今年夏季啟動的“跨省跟團游”、“廣州歡迎你”文旅復蘇計劃。白云機場則在轉場運營十六周年之際,加推“經廣飛,飛一般實惠”系列直播帶貨活動--聯合航空公司、中免集團等開發“機+酒”“隨心飛”“免稅go”等“航空+”定制產品,為旅客出行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多重加持催熱旅游市場消費回補、潛力釋放。
隨著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和臨空經濟示范區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的推進,白云機場將聚焦空港口岸資源稟賦,繼續為大灣區連接世界、實現地方經濟發展騰飛貢獻力量。(《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郭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