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 19:56:11
不過在線買爆店鋪的事情在我們中國網友看來應該并不算一件新鮮事,遠點的有鴻星爾克,近些的有冬奧冰墩墩,中國網友的殘暴購買力早已讓國人見怪不怪,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催生了中國網友這樣“彪悍”的購買力呢?
一個國家的核心購買力取決于人均經濟收入的高低和人口基數的多寡,而中國自從2020年邁入人均1萬美元經濟大關之后,經濟發展愈發穩健,已經碰觸到了高收入國家的門檻。相反因為戰爭或其他因素,國際上和中國人均經濟相差不多的國家大部分出現了嚴重衰退,例如俄羅斯、巴西、馬來西亞等傳統地區強國紛紛在近幾年中迎來衰退,跌落一萬美元的人均大關,而比中國人均GDP稍微靠前的波蘭又因為如今的烏克蘭局勢岌岌可危,本幣2周內貶值了22%,堪稱人間慘劇。
西歐、北歐國家雖然人均數據很華麗,但人口數量并不多,幾百萬人口的彈丸小國比比皆是,英法德加一起人口才2億出頭,和中國一個省差不多,很難在消費端形成合力,而印度、印尼這樣的人口大國,人均GDP又只有幾千美元的水平,縱使人口眾多也屬烏合之眾,能夠上網的民眾尚屬珍惜,又何談電商購買力呢?
分化的美國市場
當今世界唯一有可能達成這一電商成就的從物理層面看只有美國,但美國空有3億多人口和高昂的人均GDP,但卻并沒有像中國這樣統一的多民族市場,各個族群涇渭分明,消費習慣復雜多樣,白人社區和黑人社區數百年來井水不犯河水,拉美裔、亞裔、阿拉伯裔充斥其中。
美國是一個沒有民族融合的國家
美國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文化信仰,經過這幾十年來身份政治的熏陶,美國市場早已被各種少數族裔撕裂,白人在最新的人口統計中已經不足全人口的60%,所謂的全民爆款已經沒有了物質基礎,消費小眾化,需求細分化成為當代美國市場的典型特點。
連新冠影響下的口罩都當不成全民爆款
哪怕是國家做出的強制規定依舊有人反對示威,甚至不惜大打出手,有人喜歡,那么一定會有更多的人跳出來抵制,想要讓2022年的美國民眾達成一種消費共識無異于癡人說夢。
爆款新勢力—中國力量
綜合購買力和市場凝聚力兩方面看,中國市場是打造電商爆款的最佳選項,或者退一步說,無論買或者賣,如果想要打造一款真正的爆款,那么一定要摻雜中國元素,它可以是圍繞中國市場的買方思路,比如這次俄羅斯館的爆賣就是依托中國市場和中國民眾消費意愿達成的。
跨境電商爆款多半出自國貨出海
也可以是建立在中國工業實力之上的賣方思路,即利用中國市場龐大的產能優勢向外輸出國內商品,用龐大的國內市場攤平商品單價,再用低廉的價格向外傾銷。根據國外知名電商選品網站FindNiche數據,以小米品牌為首的一眾國內品牌在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攻城掠地,打造過無數電商爆款,以這款手環為例,自上線以來銷量月環比遞增35%,一年不到即占領了東歐和拉美市場,可謂是國貨出海的典型。
2022后世界經濟潛力中國獨一檔
隨著國際經濟局勢的演變,中國在世界消費市場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中國民眾的購買力也越來越強,此消彼長之下,所有的零售行業勢必都要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系,近中者爆,逆中者衰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